谁捧红了“男色经济”?
在偶像练习生之前,蔡徐坤百度指数只有 1000 左右。《偶像练习生》播出后,引起了观众的注意。从第一集开始,他就在公众中获得了很高的人气。他受过成为偶像的专业训练,他的粉丝们已经想出了他们的名字“IKUN”。从粉丝群的角度来看,“IKUNs”也很专业:他们组织良好,装备精良,就像一个成熟艺人的粉丝一样。演出结束时,他的百度指数直线上升到 80000 多点。 蔡徐坤的粉丝从 19 岁以下到 50 岁以上不等,其中,核心粉丝集中在 30 - 39 岁,占总数的 60 % 以上。大约有 40 - 49 岁年龄组的粉丝,但只占 20 % 左右,远远少于一线人群。30 - 39 岁的女性拥有强大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 蔡徐坤不是一个特例,在偶像制作市场上,主要目标群体是25 至 45 岁的女性。也正因如此,蔡徐坤并不是直男们的所爱。而为了保住流量,蔡徐坤和吴亦凡们也不惜碰瓷虎扑B站。 在去年虎扑大战吴亦凡中,首先是虎扑用户贴出吴亦凡说唱音频,并diss吴亦凡的音乐能力。吴亦凡的粉丝发现后立刻反击,之后演变为虎扑阵营和吴亦凡阵营之间互相攻击。最终吴亦凡也跳出来发微博回怼虎扑,虎扑官微不依不饶继续在微博带节奏。 随着话题不断升温,虎扑和吴亦凡,甚至没出场的中国新歌唱节目的关注度和流量都大幅飙升。 你打篮球像蔡徐坤,这个梗最初来自于蔡徐坤参加《偶像练习生》时,展示了自己打篮球的特长。 不少人看过之后说了两个字:尴尬,其篮球水平实在不如小学生。更令人意外的是蔡徐坤后来成为NBA官方大使。这让网友们不答应了,纷纷根据其篮球视频进行疯狂恶搞。 脑洞大开的网友创作了各种恶搞视频,发布在B站等平台。在B站搜索蔡徐坤打球,有超过1000多视频,最高播放量达到700多万。 曾经蔡徐坤还陷入假流量的传闻。网友发现他的微博转发量除了最新一条之外,其它的基本每条都是转发100万加。转发100万加通常是某些明星官宣结婚,或者某些明星吸毒出轨被爆等,能让微博服务器奔溃的流量。甚至其中他的一条微博的转发量高达一亿次,流量造假可见一斑。 蔡徐坤后来向B站发律师函,再次登上热搜。这场成功的互怼商业营销,又让蔡徐坤维持了商业热度。 “NBA风波”至今将近4个月时间,模仿蔡徐坤打篮球俨然成了变“红”的工具和必蹭热点。在比赛现场、篮球场上模仿蔡徐坤打篮球的视频比比皆是。 从刚开始直男群体的厌恶,到网友盛大的狂欢,无不是蔡徐坤们对流量的渴望。 052004 年,贝克汉姆的广告收入达到了 1000 万英镑。这是所有足球球员通过拍广告所赚到的最高酬劳。甚至代言英国TBC 化妆品公司的女性消费产品,广告收入也达到6 位数。 尽管贝克汉姆商业足球双成功,但贝克汉姆坦言自己还想做一个纯粹的足球运动员。 消费文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文化,甚至男色都在被消费。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得到了颠覆, 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 商业逻辑主宰了体育领域、媒介领域。 尽管蔡徐坤们无疑担当代人理想、行为和价值观的典范,但是媒介却借助明星们的符号功能,为当代人创造了一种幻像。 【来源:财经无忌 作者 :韦航】 (编辑:浙我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