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被高估了吗?
4月4日,继国家网信办之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也约谈了今日头条,要求其将网站上的低俗、暴力、血腥、色情与有害问题节目立即下线。4日10日,广电总局在督察“今日头条”App整改工作中,意外发现该今日头条组织推送的“内涵段子”App和相关订阅号存在导向不正、格调低俗等突出问题,引发网民强烈反感。为维护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清朗互联网空间视听环境,依据相关法规的规定,广电总局责令“今日头条”永久关停“内涵段子”App及订阅号,并要求今日头条举一反三,全面清理类似视听节目产品。 8月14日,广电总局发布了名为《国家广电总局持续巩固上半年对视听网站整治效果》的官方文件,文件显示,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近日分别对“今日头条”“西瓜视频”开办单位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和“抖音”“火山小视频”开办单位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存在的问题作出警告和罚款的行政处罚...... 为什么今日头条系的产品与服务屡屡受到监管机构的惩治呢?这与其商业模式背后反映出来的价值观不无关系。 3 2016年11月,《财经》杂志曾在专访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时提问,“今日头条有没有价值观?”,张一鸣回答说,“企业和媒体的区别在于:媒体是要有价值观的,它要教育人、输出主张,这个我们不提倡。因为我们不是媒体,我们更关注信息的吞吐量和信息的多元。” 在记者提问“低俗是今日头条成功的原因之一吗?”时,张一鸣表示,“我本身并不认为低俗有什么问题。你在机场看到的杂志是一回事,在火车站看到的又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是因为证明自己高雅而指责它。我希望内容的分布符合需求的分布。机场的人看机场的内容,火车站的人看火车站的内容。如果说以前让机场的人看到了火车站的内容,那是技术问题。” 在财经杂志的专访中,张一鸣一直表现得理直气壮,他活在自己的一套逻辑中,而无视这套逻辑是否正确。张一鸣的理直气壮,就像快播创始人王欣昔日在受审法庭上宣扬“技术无罪”表现的一样。 笔者曾研究过国内外上千家知名企业的商业案例,这些商业案例都证明了一个道理,“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上限”,所有优秀的,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企业都是秉持向善,向上的价值观,致力于让自己的产品与服务让用户的生活越来越好,而所有没有向上,向善价值观,产品与服务让用户,让产业,让社会变得越来越糟糕的企业,有可能在商业上取得短期成功,但企业注定不会持久,更不会赢得行业与专家的尊重。与今日头条极其相似的快播,就是前车之鉴。 阿里与腾讯是目前中国最成功的两家企业,它们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很多人在关注其产品、技术与运营时,却忽视了它们一直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用户数据隐私是全球范围内都争论非常激烈的一个话题,近日美国一位资深民主党参议员还最新公布了一项法案,这项法案规定,“违反隐私和网络安全标准的高管将面临高额罚款和最高20年的徒刑”。 对于用户数据隐私,很多优秀的企业与今日头条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前不久伦敦召开的Microsoft Future Decoded会议上,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就表示:“为将用户数据隐私真正作为一项人权,我们所有人都需要思考自己创造出的数字体验。” 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马化腾表示:“大家知道最近腾讯股价不太好,很多人都说腾讯没有梦想,不会做算法,数据没打通。但是我们想的是数据打通需要谨慎对待,不能随便打通。我们平台的数据远比其他平台更加具有用户个人隐私性,因此我们反而要强调的是如何加强数据保护而不是打通数据和唯算法论。” 为什么同样是数据与算法,腾讯、微软,甚至融360这样的企业都保持极度谨慎与克制,背后的根源则是企业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当外界批评腾讯不懂“数据与算法”时,不是腾讯不懂数据与算法,而是腾讯比大多数企业更清晰的认识到所谓的“数据与算法”,其实只是在利用用户隐私与人性弱点作恶,腾讯有自己的价值观,不会为了商业利益去侵犯用户隐私,而是积极思考如何保护用户隐私。 4 今日头条与抖音的崛起依赖的是用户数据与人性弱点,这种模式注定难以长久。就像一年前还如日中天的快手,很快就从高峰跌落,多年前谣言满天飞的新浪微博因遭到政府管制而迅速陷入沉寂,这都证明了低价值内容没有牢固的护城河与持久的生命力。今日头条与抖音的最大风险在于,其生死就在政府监管机构的一念之间。 根据艾瑞数据发布的公开资料显示,在政府加强对低俗内容监管的2018年,今日头条App的魔力已经不再,活跃用户数与日均用户时长都出现滞涨,这迫使今日头条在2018年将重心转向抖音App,这一定程度也证明了如果产品不具有用户价值、产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注定难以拥有长久生命力。 如果我们从更长远的眼光来预测腾讯与今日头条两者的未来,5年之后,今日头条与抖音的用户将有极大可能出现流失,失去用户也就失去了收入,但5年之后,腾讯在新闻、视频、文学、音乐、动漫与体育等内容领域的领先优势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随着时间的累积越来越牢固。侵犯了用户数据隐私与利用了人性弱点,踩在法律与道德红线,“数据与算法”不是内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品质与价值才是内容产品生生不息的王道。 虽然有传言称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已完成不低于25亿美元金额的Pre-IPO融资消息,投前估值达到750亿美元,但始终缺乏真实消息来源。这个消息较大可能是今日头条为上市获得高估值而故意放出的烟雾弹。 另外,对于今日头条这样一家缺乏核心竞争力,并且始终冒着有较大法律与道德风险的企业,750亿美金的价值也绝对被高估了。 (编辑:浙我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