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浙我家 (https://www.zhewojia.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今日头条被高估了吗?

发布时间:2018-11-28 16:25:04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
导读:对于今日头条这样一家缺乏核心竞争力,并且始终头顶较大法律与道德风险的企业,750亿美金的市值是否被高估了? 近日,陆续有自媒体传出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已完成不低于25亿美元金额的Pre-IPO融资消息,投前估值达到750亿美元。 今日头条在今年春节后曾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对于今日头条这样一家缺乏核心竞争力,并且始终头顶较大法律与道德风险的企业,750亿美金的市值是否被高估了?

近日,,陆续有自媒体传出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已完成不低于25亿美元金额的Pre-IPO融资消息,投前估值达到750亿美元。

今日头条在今年春节后曾以500亿美金的估值向市场询价,但因遭遇监管风波而融资遇冷,后来据知情人士透露,今日头条估值被迫调低至300-350亿美金之间。此前曾传出消息称阿里巴巴欲入股今日头条,但当时阿里集团市场公关委员会主席王帅亲自站出来,明确否认了该传闻。

如今,今日头条又突然传出以750亿美金估值完成融资的消息,让业内人士对其真实性多有质疑。要想知道今日头条的真实价值到底几何,我们需要先从其特殊的商业模式谈起。

1

今日头条App于2012年的8月份上线,是近些年国内商业最成功的互联网产品之一,其商业模式的核心特征是聚合内容与通过算法进行内容的智能推荐。

内容聚合意味着今日头条本身并不生产内容,而是利用技术手段去抓取其他家媒体的内容。内容生产是媒体最大的成本支出部分,今日头条自己不进行内容创作,聚合内容的模式使其可以用远比其他媒体低得多的内容成本支出,获得远比它们更丰富的内容、更多的流量与更高的广告收益。

今日头条的内容聚合模式导致搜狐、网易等各大新闻门户在内容上的高投入不仅换不来相匹配的财务收益,连原有的用户、流量与营收也被内容聚合模式的App大量蚕食,入不敷出,这导致这些传统的新闻门户网站都无心,也无力再支持在原创内容上进行高投入,而是被迫都转向今日头条App的内容聚合之路。

这导致近两年,公众已经很难再看到一个真实、严肃的新闻资讯网站,大多数新闻资讯网站都充斥着夸张标题、虚假新闻、低俗内容与欺诈广告。这是商业领域一个典型劣币驱逐良币的案例。

另外,外界极为推崇的今日头条智能推荐模式,核心是基于用户的历史阅读数据,通过算法分析得出用户的阅读喜好,一方面给用户推送一些迎合用户兴趣喜好的固化内容,另一方面故意推送一些毫无营养却容易“上瘾”的“垃圾信息”给用户阅读,以迎合人性中低俗、阴暗的部分,用户在阅读了这些“垃圾”信息后,再进一步给用户推荐更多类似的低俗内容,借此将用户圈养在自己的App内,从而实现平台的巨大流量。

今日头条被高估了吗?


除了今日头条App,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曾在今日头条之前推出“内涵段子”App,在今日头条之后推出抖音、西瓜视频与火山小视频等产品。

仔细分析这些产品的商业模式,无论今日头条与内涵段子,还是抖音、西瓜视频与火山小视频等产品,都是在利用用户的习惯与人性的弱点,以算法的名义将用户圈养在让用户欲罢不能的内容世界中去,消耗掉用户大量时间,并借此实现流量的商业变现。当用户在这些内容中不自觉地消耗掉很长时间后,总会感到没有任何收获的空虚。

猎云网曾在《抖音的局》一文中,非常形象的描述刷抖音App上瘾的人:

“刷抖音上瘾的人,往往会觉得,明明已经很累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想要看下一条,下一条,再看一条。多巴胺的副作用导致你疯狂地期待奖励,寻找奖励。过多的多巴胺让你保持在非理性的饥渴状态,没办法感觉到满足,没办法停下来,哪怕精疲力尽,当人们通过各种超出正常水平的活动刺激多巴胺的活性时,负责奖赏、决策、控制冲动的前部纹状区活性降低,负责认知的脑前叶下腹中轴皮层活性降低,负责行动的个体边缘系统活性增强,更愿意尝试冒险行为,长期下来,你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决策能力、自制能力都会持续下降,同时,你的冲动性在逐渐加强。

事实上,你失控了,甚至被控制了。然后你会发现一个你可能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人本能起来,和斯金纳的老鼠是没有任何区别,局里局外,玩的全是人性。如今这些人性弱点,正在成了少数精英牟利的手段。信息流开发者阿萨·拉斯金说:“在你的手机屏幕背后,有上千名工程师正试图使软件最大限度地让你上瘾。””

就是凭借这种模式,今日头条系的产品笼络了大量用户,据最新数据,今日头条系产品的国内日活跃用户达到4亿,海外日活跃用户达到1亿。而就在前几天,笔者在与一位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创始人交流时,这位创始人表示,“简单的强调数据没有意义,强调数据首先要看数据有没有伤害用户,能不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伤害用户,给用户创造不了价值的数据没有意义。”

2

今日头条被高估了吗?

用户、流量这些飞快增长的数字,让今日头条也受到一些资本方青睐。但也有更多的投资人对这种产品的生命力持谨慎的态度。“今日头条这种满足用户一时爽的体验的产品,很像是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和今日头条一样,在一段时间内有着极强的变现能力,但游戏公司的估值和市值普遍很低。”一位投资界的人士评论,“因为你看到的大笔的钱进来,但是你不知道这是否可以持续。”除此之外,今日头条模式更大的风险还在于始终面临着政府的严厉监管。

2017年12月30日,先是国家网信办约谈了今日头条,针对其持续传播色情低俗信息、违规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要求今日头条App中“推荐”“热点”“社会”“图片”“问答”与“财经”等6个频道暂停更新24小时,并永久取消内容低俗的“社会”频道。

2017年3月29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节目又曝光了今日头条发布虚假广告,二次跳转引诱消费者步入圈套,并着重指出今日头条两点问题:

“第一,虚假医疗广告。今日头条广告“二跳”,广告首页是完全正规合法的处方药品,但只要点击进入实质性内容的第二层页面,就会反复出现“专家微信号”虚假广告。

第二,逃避监管。今日头条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几个大城市发布的广告信息和其他地区并不相同,大城市管得严,只有在二三四五六线管得松的城市,今日头条才会大量刊登违法广告。4月5日,今日头条因广告违规一事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处罚,罚款总额近百万元。”

(编辑:浙我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