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消费市场以及由此延展开的相关产业创新,例如供应链等领域。已经积极布局了一些零售市场后面的新供应链公司,如行云等好几家。例如共享、租赁或者二手交易平台公司,这个领域也投资了易点租、多抓鱼,Plum等公司。同时也在关注服务领域的新交易类公司,之前就投了优剪,闪修侠等几家。最近还在看新模式的保险销售公司。
下一步会有很多整合和跨界的机会。整合不仅是互通有无,而是整个效率的提高。创业者要自觉地参与到整合里,最后一定是一加一大于二的事儿。跨界则是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上寻找新的通路,全盘推翻的创新在目前的环境下风险较大,但是利用原有优势拓展,是一条兼顾现在和未来的更优方式。
1、是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互联网把商业效率提高以后,用户可能会更加的分层和专注在自己信任的平台或者品牌上,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真直接从航司和酒店而不是平台来预定机酒。人才层面,中国培养的大量互联网人才正在并可能持续外溢,带来一大波出海的机会。
他们的创业真实故事
@Wen
创业四年了,第一年眼看人家起高楼,宴宾客,眼红的很,于是四处吹牛,找钱,公司差点倒了。今天整理邮件,忽然发现有一个叫融资的文件夹,最后一封邮件定格在15年10月。这三年来聚焦于公司的市场份额,利润和团队的成长,现在看着公司账户上千万的净现,一年的纳税就得百万,没有人家企业几亿估值那又怎样?
我们还活着,足以热泪盈眶。
@刘强@Artand
对于移动互联网这一代的创业者来说,2018年是哀鸿遍野的一年,而2019年必定会更惨,2020年也可能缓不过来,就像马云曾说的那句名言一样: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会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却见不到后天的太阳。
创业者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放弃融资圈钱的执念,找到属于自己的、健康的、良性的商业模式和造血技能。过去十年之间,资本运作的概念换了一个又一个,从SNS到移动互联网再到物联网、O2O、消费升级、共享经济、VR/AR、新零售、人工智能、区块链。曾经那一块块肥沃的土壤逐渐变成了盐碱地,当初只靠编造谎言融资割韭菜的套路早就没人相信了。
我从2013年创业至今,几轮下来公司也融到了一些钱,虽说所处行业不大但也算做到了头部,然而名声在外的同时自己却活得很窘迫,我和我的合伙人虽然身价一斑但手头里却捉襟见肘。王慧文说的没错:觉得公司值钱,有的时候只是一种妄念。
年底我们会停掉所有的投放,2019年将可能陷入增长减缓或停滞的状态,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公司的收入和造血能力正在逐年稳步的提升,养家糊口至少是没什么问题了。接下来,祝福我和我的同行们能够坚持活到下一个时代,让我们以良好的心态迎接下一个时代的来临。其实,想到自己将有机会再度见证并参与到一个新时代的发展进程里,还是蛮激动的。
@YAN AO
区块链创业老兵一枚,近四年了,见证了行业从默默无闻到突然爆发,也就一两年时间,这个行业充满了泡沫,到不破不立,越发觉得好的商业模式才是关键。
@杨福海
我也是创业者,不知道为什么,我反而更加愿意看到这样的时候到来,是该对不良企业和vc进行清理和洗牌了。创业不是非理性的,创业拼的不是融资的能力,很多创业者甚至还没理解自己在做什么,解决了什么需求和痛点,被资本冲昏了头脑。

他们对于这个时代的真实看法
@张深刻
每一个时代的人各有使命。你可以弄潮,跌落或爬起,但是局限的高墙始终在面前,不能逾越。我相信,越往后的日子,盘根错结的大树,以及攀附在大树上个性鲜明的树叶会在这片越来越适宜的土壤里生活,小树苗的成长则愈发困难。
毕竟,我们已经告别了上一个时代。
@家华Johnny
大潮退去,谁在裸泳一目了然。
这些年的资本热钱也给了很多盲目的为了创业而创业的人以莫名其妙的自信。
所以在资本撤离也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其实关键点还在与德不配位,你做企业的核心目标是要干嘛,搞不清楚,总觉得别人在创业我也该试试。2018年往后,没有这种“好”事了。埋头苦干找好自己的定位,当然对真正踏实做内容的创业团队来说,2019才是创业元年。
@张艳军
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创业者都要时刻警醒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能解决什么问题;真正价值是什么;市场空间有多大。只有把三个问题想清楚了,才能放开手脚去干。虽说创业成功率极低,但要为在创业道路上的朋友加油助威,因为他们有改变世界的胸怀和胆识。
@太平
中国经济大轮回小波短底部集中在今年明年,这现象是很正常的,关键是锻炼了活下来的真英雄,只有那些早看到了寒冬备足了粮草等方案过冬的,才能享受到春天的到来。
2020可能是回升的起点,你还活着吗?
@赵亚(Sign)
(编辑:浙我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