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浙我家 (https://www.zhewojia.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一定要打赢Mate7这一仗”,大中华区总裁剖析华为终端在中国崛起原因

发布时间:2018-11-21 16:07:45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钛媒体TMT
导读:原标题:“一定要打赢Mate7这一仗”,大中华区总裁剖析华为终端在中国崛起原因 钛媒体注:近日在华为内部的心声社区中,华为消费业务大中华区总裁朱平发表了一篇名为《三个战略讲述华为终端在国内因何崛起》的文章,深入剖析了从2014年起,华为终端是如何

后来Mate7大获成功,一机难求,不仅极大提升了华为品牌的口碑和产品议价能力,也带给我们在高端市场必胜的信心。经此一役,我们也找到了Mate系列的核心DNA:大屏、长续航、高性能、安全。从这以后的每一代产品,都是在这些核心DNA上持续地优化。
“一定要打赢Mate7这一仗”,大中华区总裁剖析华为终端在中国崛起原因

与核心零售伙伴定期开交流会

战略实施:借东风,组织、渠道、人才协同推进

  • 调整组织结构,聚焦消费者
  • 灵活敏捷、协同共进

2014年下半年,公司授予了中国区终端更大的运作权,自力更生。中国区借鉴营销4P理念运营,将负责不同渠道的团队拉通管理,打破部门层级,重新排兵布阵,设立了产品操盘、市场营销、销售、服务等体系,并下沉到省、市、县,在基层区域推行“包产到户”政策,在中国300多个地市逐步有了稳定的团队,鼓励大家服务好用户、多打粮食。

终端如海鲜,要下快棋,不能发生方向性的问题,也绝对不能发生系统性风险。我们在国家层面推动操盘、营销、采购、服务和反腐内控等几个业务管理委员会,高效运转,定下每周一例行讨论和决策的规矩,紧急事项当天可以决策,唯快不破。每周的业务会议由各业务主管在“君子如兰”会议室办公,各省主管接入。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些拉通机制,不仅做到层层执行和落地,更重要的是帮大家建立全局视野,打破部门墙,保证组织的灵活敏捷和高效协同。

有人不理解,比如认为营销由市场营销部门决策就可以了。我们是考虑到市场每天都在变化,产品上市、用户需求、计划和交付、合作伙伴的建议都是动态的,如果市场营销体系只按照既定的规划营销,而不是动态学习适应,就可能与销售和服务体系不合拍,于是成立了营销委员会。在操盘委员会上,我们做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要认真征求各成员的意见,尽可能达成一致。这是一个相互PK、沟通和妥协的过程,较好地防止出现个人误判和重大风险。产品没上市之前,甚至在生命周期没有结束前,谁也不敢说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关键是抓住方向、节奏和执行,在过程中预判问题,及时决策、合理取舍。这几年,我们操盘了很多主力机型,所有方案最初都是从那间会议室里产生的。 

从长计议,渠道和门店建设不是“拉抽屉”

转向公开市场,渠道建设刻不容缓。Mate7成功后,华为渠道影响力提升,很多合作伙伴主动来找华为谈合作,更有某企业主动找我们,愿意免费开1000家销售门店。

风物长宜放眼量。我们认识到,既要合规地多打粮食,又要持续增加土地肥力,华为必须有健康的零售渠道战略。对华为缺少信心的,我们就给他们讲华为的价值观、长期战略和科技实力,以及聚焦用户、永争第一的决心;对于“送上门”来的,如果不合适也敢于说不。

终端建门店,可不是“拉抽屉”:想用时,就拉开抽屉,不用时,就关上。产品火时,开一家门店很容易,但如果某一家店因经营不善关掉了,会是什么影响?失去的可不仅仅是一个门店,而是消费者、合作伙伴对品牌的信心。因此,零售体系制定了开设门店的标准和流程,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明确只和业界有成功经验的零售商合作,优胜劣汰,并关掉了不符合要求的门店。

为了保证渠道的畅通,让数据可视化,我们也同步成立了2C数字化项目组,从0到1建设IT流程,构建基于数据的运营能力。2015年PSI(进销存数据)系统上线,拉通华为和分销商、零售合作伙伴的数据,建立面向消费者体验的智慧化运营体系。如今,中国区陆续建设了IT系统28个,覆盖产品、营销、交易、零售、服务、供应商管理等全业务流程,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很多主管从过去“盲拍”数据,逐步培养了看数据做分析的习惯,效率大大提升,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我们现在要求所有员工都能用数据化语言,规范运营模式,为消费者与合作伙伴提供好的体验。

  • 构建共同愿景驱动下的“混凝土团队”

“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无论是组织重构、流程建设,还是市场营销、战略实施必须依靠人才的支撑。努力奋斗的优秀人才不仅是公司价值创造之源,也是实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基石。

我们积极引入和使用各方面人才,鼓励干部合理流动,地区部、省、市之间流动,各业务领域之间流动,中国区和海外流动;同时积极引入业界专家,建设匹配业务、结构合理、专业精深、富有创造活力的专业人才队伍,构建“华为兄弟部门人才+快速成长的年轻干部+业界明白人+高校毕业生”的钢筋混凝土团队,大家向全球业界最优对表,做好用户体验和协同效率,提高组织作战能力。 

但把五湖四海的多元人才聚拢在一起,彼此成就,并非易事。我们营造简单聚焦的氛围,希望大家面对压力和诱惑心里不长草,激发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驱动力,让组织始终充满活力,让员工发自内心地热爱品牌并为之努力奋斗。管理者一定要带头践行核心价值观,深入一线,不瞎指挥,积极倾听消费者、合作伙伴和员工的声音,做系统性反思和改进。

战略耐心:以大服务和新零售赢未来

  • 打造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品牌

不忘初心,针对细分人群与需求深入挖掘,我们从过去的以产品区隔,发展为以消费群体区隔,在“HUAWEI”品牌下形成不同系列,Mate系列对应高端商务人群,P系列定位高端艺术时尚人群,nova系列对准年轻、时尚、新锐人群,按子品牌战略进行管理。

大家可能都知道,华为是一个有着强大研发能力的科技公司,但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它在设计和美学方面也很有追求,不仅在法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加拿大等地有设计中心,更在巴黎成立了美学研究所。我们一直希望把最新最潮的科技产品与艺术融合起来,让消费者感受到科技之美。

近几年我们以高端产品为基石,不断拓展与深化跨界合作:通过赞助国内围棋甲级联赛增加品牌的智慧内涵;Mate10在业界首次引入人工智能芯片,迈向更加贴心的智慧手机时代;与用户内心触发结合,营销更走心,推出《ai在防水-消防员篇》的小视频,引发受众强烈的情感共鸣;在线上线下同步联动推出“把爱带回家”活动,发挥电商的传播优势,带动品牌有温度走进线下生活小区…… 

  • 大服务,新零售

精细化竞争时代,服务是品牌的关键,要做“成吉思汗的马掌”。每一次销售就是一次服务,每一次体验也是一次服务,这是“大服务”的概念。几年来,华为一直在努力实现“大服务”的全面提升。

(编辑:浙我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