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的服务费怎么就成了笔糊涂账?
按照2018年的数据来计算,全年服务费总额达到了44亿,占年总票房的7%左右,而影院方面能从中获得十几亿的收入。但就在去年,有消息称,国家未来将对电商服务费做出限制,每张电影票的电商服务费不得超过2元、影院不能参与分成。 虽然十几亿的数字分到上万家影院,并不算一个大数字,但对于很多年收入不过数百万的中小影城来说,仍意味着失去了一部分收入来源。因此如果将来电商服务费、影厅服务费纷纷受到限制,很多影城的经营状况或将更加不容乐观。 也正是基于生存的焦虑,一些影院才选择铤而走险,在《复联4》的服务费上大做文章。可没曾想适得其反——今后主管部门在影厅服务费上的把控无疑会更加严格。 而在毒眸看来,除了无奈和焦虑,某些动辄收取好几百服务费的影院身上,更多所表现出的其实是一种短视。 有从业者告诉毒眸,海外很多地区在影院建设上都会有严格的把控和限制,避免区域内影院密度过大,但国内影院快速发展的那几年里很多人投资影院时根本没有想到这样的问题,只想赶快进来赚快钱。“有些跨界资本,甚至连分账的规则都没有搞清楚,以为票房都能归影院所有,入行后才发现游戏规则并非他们所想的那样。” 野蛮生长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影院赚不到钱,很多影院也因此忽略了基本的服务和影厅建设,进一步恶化了下游的生态环境,一些影院虽然收着高昂服务费,却没有什么“增值服务”。据了解,今年多轮涨价事件背后,不乏一些早就心生退意、希望“赚一把就跑路”的人。面对这样的行业现状,有影投负责人向毒眸感慨:“过去是野蛮生长,现在行业里只剩下野蛮了。” 【来源:毒眸 作者:江宇琦】 (编辑:浙我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