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推阶梯套餐,网友称没诚意圈钱套路,最受欢迎是8元保号套餐
2018年6月7日,针对基础电信企业不限量套餐隐藏限制条款等宣传问题,工信部相关司局组织召开会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议要求,不得夸大不限量套餐的宣传,对限制性条款要醒目标示出来,并履行提醒义务。不得片面夸大或混淆优惠幅度,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 取消漫游费,流量费不降反升2018年6月22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相继发布公告:自2018年7月1日起,取消流量“漫游”费,新老用户省内流量升级为国内流量(不含港澳台)。改为全国流量后,的确方便了用户,但普通流量资费真的便宜了吗? 在此之前,各大运营商推出的归属地省内流量套餐,此类套餐计费拥有一套复杂的计算方式。如果用户在手机号开户所在地办理的流量套餐,那么只有在手机号归属地才能享有省内套餐,一旦用户离开归属地,流量套餐就将失效,超过套餐外的流量大约0.3元/M,费用高昂。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运营商的规定,当用户同时拥有本地流量和全国流量时,不管用户是否出省,都优先使用全国流量,用完再用本地流量。用户不可避免会遇到非常尴尬的情况:如果在月初没有出省,将全国流量用完,之后去外地需要使用流量时,即使有再多的本地流量也没用。除此之外,还有网友反映,曾出现过在两省交界处,没有出省,却“被漫游”的情况。 不过流量漫游费的取消并没有惠及所有用户,比如校园流量套餐、小区套餐等固定小范围内的套餐都不在调整范围内。 还有人发现,一些更加优惠的省内流量套餐,在升级为全国流量之后,意外消失了。有些不常离开归属地,不需要全国流量的人,在省内套餐流量耗尽后,想要购买流量叠加包时,通常会选择省内流量包。与全国流量叠加包相比,省内流量包价格更低,但在流量漫游取消后,这些用户只能退而求其次,购买更贵的全国流量叠加包。 ![]() 2017年9月1日话费漫游费取消之后,运营商已经意识到日后的流量“漫游费”也将取消。 2018年4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闻库曾表示,流量“漫游费”将于7月1日取消。5月17日,工信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2018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推动移动流量平均单价年内降低30%以上。 但提速降费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直以来,流量资费太贵是大部分手机用户的痛点。进入4G时代,网络覆盖深度不断完善,网速越来越快。互联网服务质量的提升,导致流量消耗速度加快。 2018年2月,工信部公布的《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246亿GB,较上一年增长162.7%。全年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1775MB/月/户,是上年的2.3倍。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235亿GB,比上年增长179%。 移动互联网流量高速增长随之带来用户在流量套餐方面的花费越来越多,即使三大运营商一直在政策的要求下提速降费,始终没能让大众满意。 据南都报道,2014年至2017年,三大运营商流量资费均价分别为134.7元/GB、78.1元/GB、47.88元/GB、28元/GB,2015年-2017年三年中的资费降幅分别为42%、38.7%、41.5%。对比2014年,2017年的全国流量价格降低了80%。 (编辑:浙我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