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浙我家 (https://www.zhewojia.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电视市场迷局:爱优腾对战电视台,监管大棒会砸向哪里?

发布时间:2019-12-20 07:33:32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翟更章
导读:副标题#e# 巨头通过投屏将手机端的优势转移到OTT大屏(智能电视和电视盒子)市场,监管肯定是不允许的。广电总局不允许手机投屏,但怎么管?广电没有执法权,他只负责发牌照证书。 几位OTT大屏从业者向娱乐资本论介绍了目前的市场监管局面。当下整个OTT大屏

历史上,因为广电有线电视的基础设施可以与宽带基础设施共用,拥有富余的带宽的广电有线在三网融合的思维下进入宽带市场,而宽带运营商则用IPTV进入电视市场,双方曾为此发声恶性竞争,部分城市的电信运营商和有线运营商曾出现互相破坏对方基础设备的行为。

于是在1999年9月,信产部、广电总局联合制定《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规定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业务。在经历了十年禁入期之后,各地广电系统已经与电信运营商达成充分合作,广电有线宽带和IPTV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有电信运营商的计费分成系统做保证,付费分成清晰明了,电视台做为各级各地IPTV播控平台的主体可随时进行监督从而保证自家平台收视率保证了广告收入。IPTV在电信运营商强势的渠道推广下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广电方还省去了有线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的投入。对于许多县级电视台来说,自己手里的垃圾内容能通过电信IPTV专网技术服务,拿到分成已经不错了。

电视市场迷局:爱优腾对战电视台,监管大棒会砸向哪里?

从自由市场的角度来看,各级电视台为自家营收考虑,拒绝向OTT大屏提供核心电视直播版权是有理有据的,版权保护也确实归广电总局管,没有毛病。

上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过,其实电信运营商也大规模尝试过OTT业务。

“移动电信试过OTT业务还推过智能电视,移动OTT用户量最高时达到了7000万。要知道OTT属于公网产品,是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平台,IPTV是有围墙的花园,IPTV有固定网络IP并且是跟宽带业务绑定在一起的,电信运营商可以直接通过宽带费用来收取IPTV服务费,OTT就不行,没有利益这路走不通。用户也不习惯在电信运营商那里买电视产品,硬件营收也没有。所以现在三家电信运营商全部回到IPTV业务上,不再推OTT。”殷建勇认为OTT大屏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去年OTT市场整体广告营收在60亿左右,其中会员付费收入跟广告业务收入增长相比还比较低。”视连通CEO许怡洋向娱乐资本论介绍了OTT大屏市场的营收情况。

3亿的市场存量只拿到了60亿的营收,还在关键的会员订阅市场迟迟没有突破。从自由市场的角度来看,各级电视台为自家营收考虑,拒绝向OTT大屏提供核心电视直播版权是有理有据的,版权保护也确实归广电总局管,没有毛病。

殷建勇和专注于三网融合和融媒体领域的融合网CEO吴纯勇提供的数据显示,IPTV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亿,按照每年每户100元的服务费,电信运营商广电系统五五分成算下来,去年广电系统拿到分成能达到150亿,而电视台与IPTV牌照方也是五五分成,电视台则可以分到75亿。

上篇文章详细解读过的互联网电视牌照方新媒股份(广东南方新媒体SMC)案例则可以让大家看到OTT模式目前有多弱势。新媒股份的财报显示,2018年互联网电视业务的整体营收只有9866万元人民币,这样的成绩还是在持有优势版权资源的情况下得到的。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所以,广电总局、电信运营商和电视台更青睐付费、分成和播控更加明确的IPTV模式。中国移动甚至不惜以7000万的OTT用户换一个IPTV牌照。

监管并不偏袒任何一方,监管的任务就是调停各方利益,所以背后的利益博弈才是改变现状的核心。

而OTT大屏市场规模的爆发,让电信运营商与电视台之间的利益格局并不稳定。

旧有格局正在被挑战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17年OTT大屏广告只有26亿,预估2018年的数据为60亿,这跟许怡洋提供的2018年数据一致。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近年来国内各电视台的广告业务总量一直保持在1000亿以上的规模。

在OTT大屏的用户量已经超越传统电视的情况下,随着OTT广告服务的完善,业务量爆发近在眼前。奥维云网预估到2020年,OTT大屏的产业规模将达到310亿,相比2017年翻7倍。

在OTT大屏广告业务朝着百亿千亿量级爆发、会员业务走出明确模式的背景下,广电系统与电信运营商之间的利益格局必将松动。

正是OTT大屏的市场潜力爆发,才引得巨头争抢进入,甚至试图用智能音箱、Ai投屏这样的技术产品方式绕过监管。

与普通用户的直觉不同,互联网大屏市场并不是爱优腾这些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天下,传统的五大电视厂商才是OTT大屏的主导者,他们被业界称作“硬核”。

电视市场迷局:爱优腾对战电视台,监管大棒会砸向哪里?

“OTT大屏的主要终端量级是传统的五大电视厂商,从这些厂商逐渐独立出来的以智能电视渠道运营为主的公司,比如创维酷开、TCL雷鸟,他们研发智能电视的操作系统、与内容方合作聚合视频内容,同时也包括智能大屏的广告和会员运营。”许怡洋介绍了硬核们的业务范围。

专注三网融合、融媒体领域的融合网创始人吴纯勇也给了娱乐资本论(id:yulezibenlun)相同的说法。可以说硬核们在OTT大屏上起着主导地位,小米甚至能在小米电视第三方APP中加入自己的广告。

回到爱优腾身上,大屏市场的内容版权与互联网渠道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广电总局181号文件统一规定,全国各电视台的电视直播版权根本不向OTT互联网电视开放。

“爱优腾在OTT市场一直属于SP、CP的角色。”多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对爱优腾在OTT大屏市场上真实地位,做出了一致的回复。不过,爱优腾们在内容版权市场上有着长久的建树,有着大量的自制内容,在版权分销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主导地位,三家在内容版权上对OTT大屏有着不小影响。

其实近些年爱优腾这些互联网搅局者并未对OTT会员平台进行足够的投入和重视,视频网站中唯一一个大力布局OTT领域的乐视网也因为过分的业务多元化,拖倒了自己。

(编辑:浙我家)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